-
【新视点】基于量子干涉的单分子晶体管面世
英国和加拿大科学家组成的一个国际研究团队开发出一种新型单分子晶体管,利用量子干涉来控制电子流。这一成果为在电子设备中使用量子效应带来了新的可能性,有望催生比现有设备更小、更快、更节能的新型晶体管,以制造新一代电子设备。相关论文发表于近日出版的《自然·纳米技术》杂志。
2024-04-02 -
工信部:深化产业链供应链协同创新,促进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
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金壮龙近日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4年年会上表示,积极支持外资企业在华设立研发中心,与国内企业联合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金壮龙开展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应用。
2024-03-28 -
【新视点】新型高速微尺度3D打印技术面世
美国斯坦福大学科学家开发出一种新型高速微尺度3D打印技术——卷对卷连续液体界面生产(r2rCLIP),其每天可打印100万个极其精细且可定制的微型颗粒。这一成果有望促进生物医学等领域的发展,相关论文日前发表在《自然》杂志上。
2024-03-23 -
【新视点】科学家实现全脑光学接口虚拟现实和全脑闭环研究新范式
近日,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中心杜久林研究组、穆宇研究组,联合自动化研究所蒿杰研究组,在《自然-神经科学》上在线发表了题为《实时分析大规模神经成像,实现神经动态的闭环研究》的研究论文。相关成果已被授权发明专利“光学脑机接口系统和方法”。
2024-03-19 -
我国学者提出新能源电池快充新方案
锂电池的充电速度、工作温度、安全性是电动汽车进一步发展的难点问题。浙江大学联合多家单位设计出一款新型电解液,不仅能够支持锂电池在-70℃到60℃的超宽温区内进行可逆充放电,还可以使得锂电池在10分钟内完成快速充放电。近日,相关论文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自然》。论文通讯作者、浙江大学材料科学
2024-03-12 -
【新视点】我国科学家研制出“抗疲劳”3D打印钛合金
记者从中国科学院获悉,近日,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张哲峰团队制备出具有高抗疲劳性能的3D打印钛合金材料,研究成果于2月29日发表在《自然》(Nature)杂志上。
2024-03-09 -
【新视点】复旦大学团队研发AI大模型,助视障者“看见”世界
在复旦大学自然语言处理实验室(FudanNLP)师生的努力下,基于多模态大模型“复旦·眸思”(MouSi)为视障者量身打造的“听见世界”APP日前上线,将成为视障人士的生活助手与智能管家。
2024-03-05 -
我国在脑机接口领域取得新进展
近日,清华大学医学院洪波教授团队联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贾旺教授团队,利用无线微创脑机接口技术,成功帮助高位截瘫患者实现用脑电活动控制电脑光标移动,意味着我国在脑机接口领域取得新进展。
2024-03-02 -
【新视点】我国科研人员实现数据存储新突破,“超级光盘”诞生!
近日,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阮昊研究员团队和上海理工大学顾敏院士等科研人员,利用国际首创的双光束调控聚集诱导发光超分辨光存储技术,突破了信息写入和读出的衍射极限限制。该研究为大数据存储提供了绿色、长寿命的解决方案,相关成果于2月22日发表在《自然》上。
2024-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