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专精特新”专板三年建设成效显著,共服务企业1.56万家
发布时间:2025-11-19 发布来源:《证券日报》

2022年11月18日,中国证监会办公厅、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联合发布了《关于高质量建设区域性股权市场“专精特新”专板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三年来,三批共计26家区域性股权市场“专精特新”专板(以下简称“专板”)完成备案。权威数据显示,截至今年9月底,26家专板共服务企业1.56万家,其中,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298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9197家,上市后备企业1098家。目前入板企业多集中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与培育新质生产力的方向高度契合,形成了良好的示范效应。例如,北京“专精特新”专板是全国首批备案的专板之一。据悉,截至今年10月底,北京“专精特新”专板入板企业数量达到974家。其中,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85家,占比19%,专精特新中小企业530家,创新型中小企业217家。从行业来看,主要以信息产业、医药健康业、先进制造和智能装备业企业为主。作为服务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重要载体,各地专板已经建立了政府、金融机构、高校、证券交易所等市场各方联动的生态体系,对企业进行全方位赋能。(例如 )在融资方面各地区域性股权市场充分运用私募股权、可转债、股权质押等,并联合银行推出专属信贷产品,与工信部门常态化开展“一月一链”投融资路演活动,满足专精特新企业差异化融资需求。此外,部分地区还出台了特色支持举措,例如湖南股权交易所依托控股股东湖南财信金控集团全牌照优势,打造“平台+金控”的综合金融协同模式,通过业务协同,为专板企业提供一揽子综合金融服务,精准赋能企业成长。

三年来,专板建设取得了积极进展,但综合来看,还存在专板服务覆盖面不足、对入板企业服务深度和精度有待提高等优化空间。

未来,随着各地逐步构建起适合专精特新企业特点的服务和产品体系,专板服务能力和效果将不断提升,成为培育新质生产力的“沃土”,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持续注入创新动能。





图片来源 | 东西南北杂志社

(声明:本平台所发内容仅作为信息传递之目的,版权归创作者所有,如有不妥请及时联系删除,谢谢。)